北施红南堂>玄幻奇幻>风流医少萧轩医免费全文阅读 > 第一章 唐家老爷子出事了?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东蒙古同盟部落的集体叛离,还是给了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清朝廷以沉重一击。连带着汉军旗和蒙军旗也有些不稳起来,很快就🐽出现了零星的开小差逃亡现象。其中一部分逃亡者在山东就地当了山贼土匪,另一部分逃亡者则在关宁军那边找到了新工作满清的汉军旗之中,有不少人原本就是被俘的关宁军改编而来。同样在关宁军的编制里,也有不少蒙古骑手的岗位。

    面对着这样一片人心惶惶的崩坏之局,焦头烂额的皇太极,再也没有心思跟登州军在济南死磕:八旗兵只🐄☹🄑剩了这么几万人,而且孤悬中原得不到补充。且不说登州军是块难啃的硬骨头,况且就算打赢了济南这一仗,又能怎么样?如果把最后的本钱也折损在了这里,他这个所谓的大清皇帝又还能剩下些什么?

    跟任何游牧民族的蛮夷可汗一样,在眼下这种时🉕🇋候,皇太极也不会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。

    于是,当登州军再🔍⚿🗉次逼近🗧🝾🐭的时候,清军很没骨气地又一次放弃了济南,仓皇向西退往运河畔的东昌府。

    ※※※※※※※※🔍⚿🗉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🜼🇢🚑※※※※※※

    然而,当英明神武的大清皇帝,带着他的八旗大兵远逃千里之后,山东济南府的汉族🌣🀻地主缙绅,却硬着头皮为了保卫大清帝国治下的最后一座省会城市,再次与“倒行逆施”的登州军展开了殊死的厮杀……在铺天盖地的炮火轰击之下,济南府的乡勇团练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,先是在城墙上被轰死了近千人,但依然死死守着城墙的各处缺口,用灰瓶、金汁、万人敌和霰弹,打退了登州军的两次突击。

    在济南城墙被炮弹砸得大面积坍⛫🝒塌,再也无法据守之后,这些乡勇又退入城内街坊,在巷战之中跟登州军周旋了一天一夜,利用复杂的地形,成功延缓了登州军的猛烈攻势。刚刚新官🗪🞟上任的第二任大清济南知府,甚至还派遣使者悄🉚🇴🜭悄出城,联络附近乡下潜伏的地主团练,企图偷袭登州军的营地。

    最后,忍无可忍的陈新下令🍽🍣火攻济南城,偏生在这时候却下了一场瓢泼秋雨,使得火攻之策失效,而守军的士🋒气也更加高涨,以为自己得到🔏⛍了上天保佑,继续在残破的街巷间顽强战斗……

    这场惨烈的城市攻防战💀,一共持续了整整五天五夜。待到新任大清济南知府悬梁自尽,府衙屋顶上的最后一面旗帜被砍倒之时,整个🔒⛯🝻济南城已是遍地残墙瓦砾、处处焦痕浓烟,七零八落的尸首堆满了街道,其场景简直宛如地狱。而陈新大帅🁤🇰🜏在破城之后的大清算,更是让剩下的地主缙绅也多半被吊上了树丫。

    然后,在攻🔊⚥陷了济南府之后,登州军的攻势也再次🙂🇨达到🈪🁇🃨了极限,使得山东战场再一次沉寂了下来。

    ※※※※※※※※🔍⚿🗉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🜼🇢🚑※※※※※※

    然而,当济南城的汉族地主缙绅,正在率领着他们的乡勇团练,为了大清王朝的荣耀死🈣战到底之时,“转进”到东昌府的皇太极,在给八旗眷属安排好了车船粮秣🟗🝐🊏之后,却又继续向南开始了大踏步的撤退。

    虽然这种避战逃亡的策略实🍽🍣在🊎是⛫🝒很丢脸,但对于此时的皇太极来说,也确实是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。

    因🎷🕰为,如今正在土崩瓦解的大清王朝,根本就守不住那么大的地盘。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,如今大清的占领区沿着运河一线排开,北到德州,南到扬州,🍏🇅不仅大多地势平坦,交📎🙱🎇通便利,易攻难守至极,而且四面八方都是正在交战的敌人和潜在的敌人,从古至今也没人能守得住这样奇葩形状的疆土。

    如今关宁军倒戈背叛,八🗧🝾🐭旗上下人心离散,北上收复辽东故土已🃪然无望。鉴于这样的情况,皇太极决定放弃占领区最北端的德州、临清等地,举族迁徙到泰山以南的兖州府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⚩🔃,在兖州府的东面和北面,就能依托巍峨高大的东岳泰山,与登州军的兵锋分割开来。而西面是多尔衮先前掘开黄河大堤水攻开封之后制造出的黄泛区,同样能够阻隔大军行动。南面则是皇太极御驾驻跸的徐州府,还有可以征收粮秣赋税的两淮之地,战略形势比之前在济南的时候好了很多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兖州府这片土地相对比较平坦肥沃,出🙂🇨产也还算富饶,气候条件相比于湿热的两淮一带,也更适合八旗子民居住。眼下刚刚彻底失去了辽东故土,⚭并且被驱赶着一路流浪的满洲八旗,可以在这片土地建立一个落脚点休养生息,同时窥视🅡🈄着北方的动静,等待下一次卷土重来的机会。

    不过,在之前明军、清军和闻香教起义军的反复拉锯战之中,兖州府的运河沿岸地区乃是主要战场,饱经兵灾之苦,如今已是人烟稀少、残破不堪。皇太极若是想要把这几万八旗眷属,在兖州府妥善安置下去,所需的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。虽然皇太极之前在徐州抄了闻香教的库藏,如今手头还有点积蓄,但考虑到以后作战的军费开销,终究还是花别人的钱感觉更舒服。于是,他就在地图上仔细查找了一番,果然在附近找到一只适合打劫的肥羊,顿时大🌏为欣喜,立刻命人喊来了亲信文臣范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