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早,秦桑和齐李氏忙活上了。

    齐家没有不忙活的。挑水,砍柴,收稻谷,收玉米,整地,割草,都需要很多劳力,不像现代有机器帮忙。全靠人工一刀一刀割,一锄头一锄头挖,一篮子一篮子背回家。日复一日。

    实在太穷了,秦桑决定试试火锅宽粉。前几次赶圩,她发现早上人流量很大,热食很好卖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本钱,没有店铺,能用的食材也不多。

    先去做流动摊贩好了。

    火锅粉热热辣辣滑滑溜溜的,很适合秋冬。

    二人合力剁碎几大缸红薯,反复用水洗,直到水変得不再浑浊后。捞出红薯渣去喂牛或者堆肥。

    洗红薯的水,放在桶里静置一夜。第二日红薯粉沉淀下去,倒出上层的清水。留下下层的湿淀粉。

    湿淀粉下锅开水烫熟后迅速捞出来,擀薄切成一指宽的均匀长条。

    能有压面条的小机器就好了。秦桑切累了,捶着腰想着找齐明水给安排一下。

    再拿到外面晒干。

    红薯宽粉才算真正做好。

    本地还没人这样做,齐李氏跟着秦桑学的很快。后面成了主力。

    等待红薯粉沉淀的时候,秦桑把昨日买回来洗干净吹干水份的毛辣子给酸上了。

    昨日在镇上拿到定金,出门看到一个妇人背一背篓毛辣子卖。因为本地没人认识,没有人愿意吃。秦桑用20文全买回来了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秦桑还买了调料和菜籽油,把一两银子花的精光——因为过节,齐李氏没舍得骂她,秦桑逃过一劫。

    秦桑前世爱吃酸汤鱼,听说超市买的红酸汤有勾兑,便在某宝买毛辣子回家做酸汤。毛辣子原产贵州,也不知道跟西红柿是什么亲属关系,小颗小颗的,香味和西红柿一样,味道比西红柿酸,果期比西红柿晚两个月。

    毛辣子捏破,放到坛子里,撒上盐巴和白酒,盖上盖子,盖子周围灌上水。灌水的目的是密封。水会蒸发,隔段时间要重新灌。不然全部发霉掉。——古代主妇稍微懒惰一点都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