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思极恐。若端午刺客,乃出史门弟子。而救董女并食母,出诏狱之人,乃史夫人本尊。端午刺曹,必出史侯授意。
前因后果,董承已融会贯通:“若小女食母,亦出史门弟子。必将家中隐秘,说于史夫人。史侯因而先知。故假端午刺客,嫁祸于我……”
“安集将军,所言是也。”董侯亦醒悟。
“速告曹司空。”董重言及利害。
“善。”董侯亦有此意。趁双方尚未,未结血海深仇。言明利害,尚有转圜之机。
“陛下,且慢。”董承毕竟,置身事中:“若曹司空,假充不知。又当如何?”
“这……”车骑大将军董重,久居高位。虽中人之姿,然耳濡目染,亦知董承,言中深意。曹孟德,大可先斩后奏。除董氏外戚,再与董侯,亦或是……
“史侯。”董重脱口而出。
“大将军,何意?”董侯不解发问。
“陛下。端午刺曹,恐远甚臣等所料。”董重心中惊惧,无以复加。
“大将军,何出此言。”董侯亦知事大。
董重不答反问:“黄门令可知,汉中如何?”
“骠骑大将军张济,出屯南阳。”左丰如实答曰。
“陛下,曹司空,亦中计矣。”董重亦窥得,只鳞片爪。
“大将军,且明言。”董侯居高下问。
“甄下群臣,皆中史侯,嫁祸安国之计也。”董重越发笃定:“臣,窃以为。曹司空必先与汉中苟合。假史侯诛董。”
“弘农王,乃朕之长兄。又曾为天子。曹司空,若假弘农王,诛灭董氏。当不为蓟王所罪也。”董侯亦醒悟。
蓟王总王权之极。然却不可,以下犯上,论罪天子。史侯虽为董卓所废,然毕竟种出先帝,又曾继位大统。且与董侯,名为兄弟。足可遮蔽。一言蔽之。若诛董氏,废董侯,乃出史侯之意。曹孟德,身为人臣,奉命而为。饶是蓟王,亦不可论罪。此亦是,“君君,臣臣;父父,子子”。纲常使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