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其螟螣,及其蟊贼,无害我田稚。田祖有神,秉畀炎火。”这就是诗🆫💠📍🆫💠📍经中蝗灾最早的记载,其中的螣即为蝗虫。
后世的田野里也经常可以见到蝗虫,比如李休小时候简直把烤蝗🆦虫当成一种美食,但是他从小到大却从来没有见过蝗灾,因为在后世的蝗灾基本已经被控制住,而且蝗虫本身也是一种美食,以国人的食量,恐怕蝗灾来了之后,过不了几天就会被捕捉一空,然后成为大排档上的下酒之物。
不过李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蝗灾,但却从书中看到过关于蝗灾🜾🇲🜜的描述,有人形容蝗灾一出,赤地千里,所有可见的绿色全都会被蝗虫啃食一空,对于农业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,甚至民间对蝗灾畏之如神,竟然将小小的蝗虫供上神坛,称之为“蝗神”,遇到蝗灾也不🈦敢捕捉蝗虫,只敢焚香供奉,这也使得🔣🐅蝗灾到来时,只会形成更大的损失。
而在众多与蝗虫有关的传说中,李休却听说一起与李世民有关的蝗虫故事,据说是在李世民刚刚登基时,关中发生了蝗灾,当蝗虫飞起之时🄚♭,连天上的日光都被遮盖住了,而且不但田间的庄稼被吃,连李世民御花园里的花草也同样被蝗虫吞食,最后李世民气愤之下抓起几只蝗虫就吃了下去,并且还将发生蝗灾发生的原因归咎于自身,让上天有什么怒气冲🍙🈤着他一个人来,不要连累百姓,结果第二年果然没有发生蝗灾。
当然上面这个历史故事也不知是真是假,在李休看来,这个故事主要还是为了突出李世民的英明神武,甚至对李🚮🖴世民有神化的倾向,再加上这个故事好像还是一个唐朝的官员写的,更有拍马屁的嫌疑,因此故事的真实性不得不让人怀疑。
不过一般的历史故事的背景都是真的,比如朝代、比如李世民是皇帝等等这些背景,而且那场蝗灾也可能是真的,毕竟这个故事是个唐朝的官员所写,应该不敢胡乱篡改历史,这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可是大罪,所以他顶多就是在这些背景上做了一些艺术加工,🃊🖅🐍这才有了李世民吞蝗虫的故事。
也正是想到上面这些,李休才一下子担心起来,现在李世民才刚刚登基,完全符合上面这个故事的背景,而且李休也忽然发现田间的蝗虫数量竟然多了起来,虽然还达不到蝗灾的程度,但🍢也显得十分不正常。
发现了蝗虫的情况,李休也没心思再带孩子了,当下把孩子送回家里后,立刻就来到了农部,他虽然发现蝗虫增多的情况,但并不能肯定,毕竟他对蝗灾根本没有太多的经验🝛,反倒是农部里有许多精通农业的官员,所以他想向这些人请教一下,看看是否有爆发蝗灾的可能?
不过当李休来到农部时,还没有开口却就已经心中一沉,因为只见在农部外面的农田里,竟然有几个农部的小吏拿着渔网,正在田间捕捉蝗虫,显然农部早在他之前就已🍰经注意到蝗虫增多的情况,而且能让农部如此重视,🏈那么爆发蝗灾的可能性几乎就可以确定了。
当下李休怀着沉重的心情进到农部,径直来到杨农办🅽公的房间,结果刚一进去,就看到杨农和杨兑两人正在商量着什么,而在他们面前的桌🄚♭子上,还放着几只新鲜的死蝗虫,显然🅸😼谈论的内容也肯定与蝗虫有关。
“杨公你竟然杀了蝗虫,难道就不怕蝗神报🅦🈱复吗?”李休看到杨农面前的蝗虫,当也不由得开玩笑道。
“所谓蝗神,不🞪🖿😗过是村中愚夫的妄言罢了,区区蝗虫哪里配称为神,而且就算真有什么蝗神,老夫都已经是黄土🚮🖴埋到脖子的人了,哪里还担心区区蝗神的报复?”杨🌜⛢农看到李休进来也不由笑着回答道。
两年过去了,杨农比当初刚刚执掌农部时,显得更加苍老了,脸上的皱纹堆着皱纹,身子也🆥👭更加瘦弱,背也已经驼了,以他的年纪,早就应该回家颐养天年了,可是杨农却执意不肯退下来,用他的说法,一天不把玉米和红薯推广到全国,他就一天不得安生!
“看来杨公你们也注意到蝗虫的事了,我来也是想问问,您觉得有没有可能爆发蝗灾?🆊🍷”李休这时脸🕗色也变得十分严肃的道,其实他几乎已经🞕🔁♔肯定了即将爆发蝗灾的事,只不过还是想听一听杨农的意见。
“今年应该不会爆发蝗灾…🀽🎜…”李休听到这里立🗰🟓刻心中一松,但没想到杨农并没有把话说完,所以接着只见🎴🕏他再次开口道,“不过如果明年还是少雨的话,却几乎可以肯定会爆发蝗灾!”
“什么?蝗灾🎓🐨还和下不下雨有关系?”李休听到杨农后面的话也有些不可思议的道,他对蝗灾的了解十🙞分有🎴🕏限,甚至还不如杨农这样的古人知道的多。
“驸马有所不知,蝗灾其实是和旱灾连在一起的,所以谚语中有‘久旱必蝗’之说,今年的降雨就比较少,田地十分的干旱,所以今年的收成肯定不怎么好,不过更糟糕的是,久旱之下会让蝗虫⛉数量大增,也许今年还形不成规模,但如果今年冬天或明年开春没有什么大的降雪或降雨,那么蝗虫必然爆发!”这时杨兑也开口详细的解释道。
“久旱必蝗,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!”🔽李休听到这里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,他懂得一些生物学的知识,知道一些昆虫的繁殖的确会受湿度的影响,看来蝗虫正是其中的一种,在天气干旱湿度下降时,更利于蝗虫的繁殖🕮,难怪今年会有这么多的蝗虫。